钢梁平面外计算长度
门刚规范7.1.6 平面内压弯算强度,平面外压弯算稳定。
侧向支承点:平面外支承长度,如果有屋面支撑,那么支承长度就是屋面交叉支撑的间距。在没有屋面支撑的地方就是两个刚性系杆之间的间距。
端部钢梁避免布置单面隅撑,即隅撑下部作用于钢梁下部时会引起扭矩。
老规范经常用檩条间距的2倍作为钢梁平面外计算长度(3m)。这种情况只适用于钢构件,钢梁截面尺寸较小,这时隅撑和檩条对钢梁约束作用较大。近似去取值没有问题。但当钢梁截面增大时,这样取值有问题。因为隅撑和檩条的约束是一种弹性约束,与相对刚度有很大关系。梁下翼缘面积越大,隅撑支撑作用相对越弱,计算长度就越大。
增加檩条的惯性矩(即增加檩条高度)或减小隅撑间距均可以有效的减少隅撑支撑梁的弹性屈曲临界弯矩。
单面隅撑的不利作用很难算的清楚,这时候就不设边梁的单面隅撑,就用交叉撑(屋面支撑)去考虑边钢梁的支承。参考国标图集《19G518-3》当钢梁高度小于800,默认为屋面支撑通过加筋肋对下翼缘有约束作用。钢梁高度大于800时,可以在钢梁下部设置隅撑。此处隅撑不与檩条相连,而与刚性系杆相连。因为刚性系杆长细比是按压杆控制的,且一般只承受水平向荷载,不承担竖向荷载,不受弯矩作用,刚性系杆刚度比檩条大很多。
檩条要承受屋面荷载,会产生变形,如果檩条与隅撑相连,这种变形会通过隅撑传导到钢梁下翼缘,造成钢梁平面外变形。
边柱的檐口墙檩处均应设置双侧隅撑。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就按柱间支撑确定。